《荀氏易》之渊源(二)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13:54 点击次数:204
(三)《荀氏易》源于京氏考
《汉志》以孟京并称,而京氏受易于焦延寿。京氏以为《延寿易》即《盂氏易》。盖孟京二家之易,其言及卦候灾异者,多半相同。其章句亦然耳。荀氏之易既有取资于孟氏者,则其源于京氏者亦可考而知也。如:君子体信足以长人。《释文》云:“体仁, 京房、荀爽董遇本作体信。”
利之足以和义。京荀同。
蒙,再三渎,渎则不告。渎蒙也。荀注云:“渎不能尊阳,蒙气不除,故曰渎蒙也。”按《汉书●京房传》云:“二年二月朔拜.上封事日:
辛酉以来,蒙气衰去。..“已蒙气复乘卦。...亥蒙气去,然少阴并力而乘消息,戊子益甚,到五十分,蒙气复起。”是荀氏注蒙气盖本之京氏。
至于荀氏言及消息及卦候者亦本之京氏。张惠言《周易葡氏九家义》云:荀氏消息唯六日七分注变化之象云:“春夏为变,秋冬为化,易十二消息,阴阳往来不穷已。”..坤上坛:“消息之位坤在于亥,下有伏乾。”屯云:“十二月雷伏藏地中。”大有云:“夏火王在天。”随云:“八月之时雷藏于泽。”(九家) 临以兑为八月,(方伯之卦) 复云:“冬至之卦。”解云:“仲春之月。”垢云:“南方夏位。” 皆言六日七分也。
据此则荀氏言及卦候者亦尝取资于京氏也。然则《荀氏易》源于京氏者可知也。又其有世应游魂归魂飞伏之说,则本之《京氏易传》,此详于《〈荀氏易〉之特色》“探乎象数”一节中,今不具述。
图片
(四)《荀氏易》源于子夏者
《子夏易传》,近人之考证多以为韩婴之易,而惠氏则以为乃魏晋间人采辑汉易而成,今考《荀氏易》与之同者。如:
比,初六,终来有它,吉。《子夏传》云:“非应称它。”荀爽云:
“非应故曰它也。象云:'有它吉者谓信及非应,然后吉也。’”
噬嗑,九四,噬乾脯。《释文》云:“肺,子夏作脯,荀董同。’是《荀氏易》与《子夏易传》亦有颇密切之关系也。
(五)《荀氏易》源于马氏者
马季长(融)易古今文之精华,用费氏家法以诂易,《后汉书.儒林传》以马融郑玄荀爽,归之《费氏易》,马融与荀爽为同时代之人,而马融长于荀爽颇多,且融易早成。《荀氏易》亦尝受其影响,其相同;之迹可考者如:
贲,六四,白马翰如。《释文》云:“翰,马荀云高也。”蒙,上九,系蒙。《古易音训》 引晁氏日:“马融郑玄荀爽- -行作系。”
系辞:子日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。虞翻曰:“诸儒皆上子日为章首,而荀马又从之。”(《集解》)
艮,九三,艮其限。《释文》云:“马云'限,要也’,郑荀虞同。”是《荀氏易》尝受马氏之影响也。
图片
(六)《荀氏易》与郑氏刘表同者
荀氏与郑玄、刘表皆同时之人,年亦略相近,东汉以易名世者,荀刘马郑,其较著者也,马氏稍早于荀爽,《荀氏易》尝受其影响。当无疑义,郑玄之易受之马融,则亦有与荀氏同者,刘表与荀氏渊源之迹,则文献未足征矣。今察此三家之易注本有相同者,此殆渊源于立于学官之施氏梁丘氏者也。如:
师,初六,师出以律,不藏凶。《古易音训》 引晁氏云:“否,刘荀陆一行作不。”
剥,六三,剥无咎。晁氏曰:“剥之无咎。” 按京刘荀爽一行既无之字。
谦,君子以掙多益寡。《释文》云:“哀,郑荀爽董蜀才本作捋。”
艮,九三,艮其限。《释文》云:“马云限,要也,郑荀虞同。”
乾以易知。《释文》云:“易,郑荀董并音亦。”
《古易音训》引多作刘荀,《释文》多作郑荀,多以刘郑先于荀氏,是则郑刘或略先于荀氏也,不然则乃同源于施氏梁丘者也。
本文出自国易堂,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guoyi360.com/yjxx/97080.html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